怀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属于药用菊。中国传统医学认为,菊性寒,历经寒暑,得天地之清气,有清热、解毒、祛风、清肝、明目等功效。根据中医的传统经验,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,黄 菊花多用于散风清热。因此,明目多用怀菊花,清热多用杭菊。
菊花,有野菊、家菊之分,有观赏、药用之别。颜色一般有白、黄、紫、绿等。据说全世界的菊花品种有二千多个,菊品既繁,名目亦多。除供观赏外,还可药用和饮用。怀菊花,又名节花、馒头菊、簪头菊、甜菊花、药菊等。怀菊花分有不同的品种,黄色的叫小黄 菊;白色的,花心是黄色的叫小白菊,这两种菊花都是怀菊花。怀菊花(珍珠菊)味甘苦,性凉,含有约0.13%挥发油、菊甙、腺嘌呤、胆碱、水苏碱、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、维生素B、氨基酸和刺槐素等。菊花不但有清香之气,使人神怡,而且可缓解两眼昏糊、头晕、头痛等,有清熟、解毒、祛风、平肝、明目等功效。
作为药用,以产于河南温县一带的"怀菊”为有名,是四大怀药之一。其次为安徽的“毫菊”、“贡菊”、浙江的“杭菊”、四川的“川菊”和山东的“济菊”等。
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怀菊就属于药用菊。怀菊花,花、叶、茎皆可入药。古代医学认为,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,含金水之精英,饱经露霜、备受四气、善清上焦邪热、疏风解毒,清肝明目,安肠胃,调四肢,解渴消毒。久服利血气,轻身耐老,延年益寿。近代临床报道:用开水冲泡作茶饮,对高血压、头痛、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羽:“菊服之轻身耐老”。说明菊花有一定的补益作用。从汉代起,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习俗;而今,菊花不但有清香之气,使人神怡,而且有明目、祛暑的作用,可缓解两眼昏糊、头晕、头痛等。将菊花晒干,装入布袋中作枕芯,名”菊花枕”,枕之使人闻到芳香,有清脑明目,降低血压之功。《本草纲目》就有“菊花作枕明目"的记载。